第47章 古墓傳人

-

~詩妹向徐芳道“徐芳,路姐姐是我的救命恩人,你願意承繼古墓衣缽,完成我的心願,更使她此生再無遺憾,便是我的恩人,請受我一拜。”~

藍生看出其中幾招幾式路非花確曾使過,可遠不如詩妹淩厲與流暢…

寶兒這會也才知道原來詩妹曾教過她的劍法,便是玉女劍法,可她卻瞭然於心,自己永遠不可能練成像師父那樣。

頑石等華山諸人更是看得癡了,不但目不轉睛,連氣都不敢撥出聲來。

十六式忽焉已過,眾人看得眼睛發直,點頭、搖頭緊鎖眉梢,顯然意猶未儘。

蹙眉低語,私議了一會,頑石道“詩姑娘,這套劍法果然既精練又繁複,你確定徐芳能學?”

詩妹道“小妹確定”

頑石道“徐芳,這可是你的造化,還不拜師。”

“且慢!”詩妹拉住徐芳,肅目道“等七日之後再說。”

眾人心想必是詩妹擔心徐芳學不會,留了退路。

接下來幾天,徐芳除了早晚練玉女心經,詩妹每日於寅、未兩時於蓮潭單獨授徐芳玉女劍法,每次兩個時辰。

劍譜則借華山諸子鑽研,偶爾詩妹會指點一二。

藍生冇閒著,在詩妹建議下,他與秦飛《切磋》張三豐的太極劍法,也算是給他的補償。

七日後,在所有華山弟子見證下,徐芳在教場與浣砂同以《玉女劍法》比試。

自華山諸子以降,都知道浣砂與徐芳間的差距,不是幾年的光景,而是差了兩代,那絕非能以道裡計。

雙方同道請,徐芳先攻出一劍《分花拂柳》,劍尖微顫,似左實右朝浣砂左肩刺到。

浣砂睥睨一笑,以同樣一招《分花拂柳》迴應,劍峰虛擋實是欺身攻向徐芳中路。

徐芳橫劍擋住,再與對方同時祭出一式《分花拂柳》。

浣砂的劍既快又淩厲,欲直逼徐芳上腹,可卻被徐芳一個反劈巧妙脫先。再來個棄守反攻,斜裡急停一挑,待對方回劍嚴守,在不知不覺中,已占得了先機。

浣砂無論力道和劍法上的造詣都要遠比徐芳高出甚多,可兩人對仗的這式《分花拂柳》,卻半點也討不到便宜。

浣砂大感驚詫,輕喝一聲鬥誌全發,忘我之餘,卻以一式華山派的《白虹貫日》直攻徐芳門麵。

徐芳退了三步,急停,突然來個《木蘭回射》,挺劍從背後次出一劍…

浣砂早防到這招,可萬冇想到徐芳回劍反刺的速度竟如此之決,出劍又這麼果決,角度更是異常的險,以致衣角險些被劃破。

女子比劍與男子不同,防守更要謹慎嚴密,哪怕衣物被對手刺破,都難以為繼。

浣砂急退了兩大步,振奮精神,不敢再大意。

旋即續戰,浣砂先攻出一招《黛筆畫眉》,一招四式,《遠山黛青》、《山煙雨抹》、《淡掃羅黛》、《玉筆神勾》一氣嗬成。

而同樣是一劍《黛筆畫眉》,浣砂使來力勢有餘卻平凡無奇,可徐芳的劍刺來雖力道差得遠,卻顯得古樸迷離,尤其是那《山煙雨抹》之後,徒來的《玉筆神勾》教對手詫疑了,一個失神險些被被那角度異常刁鑽的神來之劍削中。

連普通弟子都看得出來,徐芳手下留情了,否則浣砂很可能就要落敗。

浣砂兀自佇立,怔了好一會,瞅著徐芳,望望詩妹…這會她冇有擲劍負氣而去,她的表情從驚愕到乍喜。

收劍,浣砂轉身向詩妹道“詩姑娘果然收了個好徒弟。”

冷凝僵持的現場立即爆出一片暄喝聲,頑石等人一麵神秘地向浣砂詭笑,一麵向詩妹賀喜。

詩妹苦笑,攬下所有喜賀,她知道此刻徐芳越低調越好。

頑石見浣砂竟似服氣了,也忙笑道“嗬嗬…詩姑娘,如今你總可接受徐芳行拜師禮吧?”

眼見徐芳含淚就要拜,詩妹道“且慢,還須等一會。”

眾人不知詩妹又要如何吊胃口,全急在心裡卻不敢置喙。

詩妹環顧全場,朗聲向頑石等人道“諸位道長,那日小妹不肯受徐芳之禮並非對她冇信心。對小妹而言,代古墓派收徒,是件隆重莊嚴的大事,自然不可草率為之。此事之所以推延,是因為在拜師之前,小妹還有件重要的事得先做…。”

詩妹等徐芳緩了氣,轉身走向她道“徐芳,路姐姐是我的救命恩人,你願意承繼古墓衣缽,完成我的心願,更使她此生再無遺撼,便是我的恩人,請受我一拜。”

說罷,詩妹竟然雙膝一跪,向徐芳磕了一個頭。

詩妹此舉令現場一片驚詫,本來要當師父的竟向徒兒下跪…尤其徐芳更是又驚又慌,忙將詩妹扶起(還有寶兒),紅著眼道“詩姑娘,莫要折煞我,徐芳如何受得起?”

詩妹淌著淚,道了聲“徐芳,謝謝你,這一拜你受得。”

在場所有的人此刻都被詩妹的至性至情所感動,可隻有藍生知道,詩妹這一刻心中的感恩與釋懷。這一拜,又累積了多少日子的淚水與悲慟?

藍生終於又發現一件事,他總將江湖上的恩怨情仇藏在心裡,可詩妹卻付諸行動,每每淋漓儘致,決不留下遺憾,更不教金樽空對月。

頑石曾說: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,低眉、慈悲,絕不能隻是拈花微笑,若欲慈航普渡,是要用雙手雙腳來實踐的。

就像在南宮世家,要揭去那層黑紗,是要嘔心瀝血付出代價的!之後便是隆重的拜師禮,不在教場,而是華山拜師祭祖的大殿。

詩妹早畫了張路非花的畫像,可畫中不是十六歲,而是一名莊嚴慈穆的三十歲女子,是詩妹憑想象揣摩出來的

頑石初見畫象還疑惑問藍生道“不聽詩姑娘說,路姑娘當時一十六?”

藍生道“此乃我詩妹揣摩其三十歲之相貌而畫,當是惟妙惟肖。”

頑石頜首笑道“排難之人,處擾攘之世,行揣摩之術。”

藍生不知這句話的典故,隻覺甚是傳神。

徐芳先拜華山諸子,再拜路非花像,最後是代師授藝的詩妹。

今後,徐芳算是半個華山弟子、半個古墓傳人,日後擇優收徒,將古墓派香火延續。

禮成,詩妹手中拿著兩本書道“徐芳,這玉女心經是古墓派的內功心法,如今我交與你,她日你正式收了徒弟後,便一代一代的傳下去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