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天心:修仙界的“心靈GPS

想象一下,你是一個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司機,而《太乙金華宗旨》就是你的“心靈GPS”,專門用來導航你的靈魂升級之旅。

在這一章中,我們將學習如何啟動你的內在引擎,讓它帶你飛昇到更高的境界。

首先,我們得明白“道”是什麼。

在修仙界,道就像是宇宙的Wi-Fi信號,無處不在但又看不見摸不著。

而我們的“性”和“命”就像是連接這個Wi-Fi的設備,雖然看不見,但卻是通過“天光”——也就是我們的心靈之光——來體現的。

古時候的修仙大佬們,就像是一個神秘的Wi-Fi密碼分享群,他們口口相傳,告訴你如何連接這個神秘的Wi-Fi。

但是,隨著時間的流逝,這個群聊變得越來越大,資訊也越來越雜,真正的Wi-Fi密碼似乎也變得越來越難找。

這時,淨明許祖出現了,他就像是那個重啟Wi-Fi路由器的人,給我們帶來了新的信號——教外彆傳之旨。

這就像是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密碼,讓我們能夠重新連接到那個純淨的Wi-Fi信號。

那麼,這個“天心”又是什麼呢?
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的心靈之家。

在這個地方,有各種各樣的神奇景觀,比如鬱羅肖台、玉京丹闕等等,這些都是你心靈深處的美景。

而要進入這個家,你需要一把鑰匙,那就是“回光”——也就是將你的注意力和意識迴歸到內心。

當你開始回光,就像是給你的心靈之家開了一扇窗,讓陽光照進來。

慢慢地,這個光會凝結成你的心靈法身,讓你在九霄之上凝神,就像是在修仙界的VIP休息室裡,享受著寧靜和和諧。

最後,這個修仙之旅的終極目標,就是達到“純想”的境界。

《楞嚴經》說:“純想即飛”,這就像是說,隻要你的心靈足夠純粹,你就能飛昇到更高的境界。

而這個境界,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蒼天,而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心靈。

那我們現在對照一下原文解讀一下原文開篇提到“自然曰道,道無名相,一性而己,一元神而己。”

這就像是在說,修仙界的終極Wi-Fi信號,雖然冇有名字,也冇有明顯的標識,但它就是我們的天性,我們內在的神性。

這Wi-Fi信號強大到可以連接整個宇宙,但要連接上,我們得先找到那個“路由器”——也就是我們的“天心”。

接下來,“性命不可見,寄之天光,天光不可見,寄之兩目。”

這裡告訴我們,雖然我們的生命力(性命)和心靈之光(天光)看不見摸不著,但它們可以通過我們的眼睛來體現。

想象一下,你的眼睛就像是兩個小視窗,通過它們,你可以感知到內在的光芒。

“古來仙真,口口相傳,傳一得一。”

這句話彷彿在說,古代的修仙大佬們就像是一個神秘的俱樂部,他們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,分享著連接Wi-Fi的秘訣。

但隨著時間的流逝,這個俱樂部的成員越來越多,秘訣也變得越來越雜,真正的Wi-Fi密碼似乎也變得越來越難找。

“故蒙淨明許祖,垂慈普度,特立教外彆傳之旨,接引上根。”

這裡,淨明許祖就像是那個重啟Wi-Fi路由器的人,他帶來了新的信號——教外彆傳之旨,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密碼,讓我們能夠重新連接到那個純淨的Wi-Fi信號。

“聞者千劫難逢,受者一時法會,皆當仰體許祖苦心。”

這句話提醒我們,能聽到這個秘訣的機會非常難得,我們應該珍惜並感激許祖的苦心。

“我今叨為度師,先以太乙金華宗旨發明,然後細為開說。”

這裡,作者自謙地說自己是個引導者,他將先解釋太乙金華的宗旨,然後再詳細講解。

“太乙者,無上之謂。

丹訣總假有為而臻無為,非一超首入之旨。”

這句話告訴我們,太乙是至高無上的,而修仙的過程是一個從有為到無為的過程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
“所傳宗旨,首提性功,不落第二法門,所以為妙。”

這裡強調,所傳授的宗旨首接指向了提昇天性的功法,不涉及其他次要的方法,因此非常精妙。

“金華即光也,光是何色?

取象於金華,亦秘一光字在內,是先天太乙之真氣。”

這裡解釋了“金華”就是指內在的光芒,這種光芒是先天太乙的真氣,非常珍貴。

“回光之功,全用逆法,注想天心,天心居曰月中。”

這句話告訴我們,回光的修煉方法是反向的,需要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天心,也就是我們內在的心靈中心。

“《黃庭經》雲:‘寸田尺宅可治生。

’尺宅麵也,麵上寸田,非天心而何?”

這裡引用了《黃庭經》的話,將天心比喻為麵部的一小塊區域,強調了天心的重要性。

“方寸中具有鬱羅肖台之勝,玉京丹闕之奇,乃至虛至靈之神所住。”

這句話描繪了天心內部的奇妙景象,就像是一個小小的仙境。

“儒曰虛中,釋曰靈台,道曰祖土,曰黃庭,曰玄關,曰先天竅。”

這裡列舉了不同宗教和哲學體係對天心的不同稱呼,顯示了它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。

“蓋天心猶宅舍一般,光乃主人翁也。”

這句話將天心比作一個家,而內在的光芒則是這個家的主人。

“故一回光,周身之氣皆上朝,如聖王定都立極,執玉帛者萬國;又如主人精明,奴婢自然奉命,各司其事。”

這裡用了一個比喻,說明當我們回光時,全身的氣息都會向上提升,就像一個英明的君主統治國家一樣。

“諸子隻去回光,便是無上妙誦。”

這句話鼓勵我們去修煉回光,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妙法。

“光易動而難定,回之既久,此光凝結,即是自然法身,而凝神於九霄之上矣。”

這句話告訴我們,光芒雖然容易變動,但通過長時間的回光修煉,它最終會凝結成我們的法身,讓我們的神識凝定在九霄之上。

“《心印經》所謂‘默朝飛昇’者,此也。”

這裡引用了《心印經》的話,強調了默朝飛昇的境界。

“宗旨行去,彆無求進之法,在純想於此。”

這句話提醒我們,修煉的宗旨就是專注於天心,冇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替代。

“《楞嚴經》雲:‘純想即飛,必生天上,天非蒼蒼之天,即生身於乾宮是也。

久之,自然身外有身。

’”這裡引用了《楞嚴經》的話,說明通過純粹的思考,我們可以飛昇到更高的境界,這個境界不是外在的,而是內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