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:鬨市中的城中村

楠嶺市到福明市,兩百多公裡,開車不到西小時。

乘坐的大巴,一路顛簸。

悶熱的炎夏,車內的空氣讓人窒息。

座位上的布料散發著難聞的味道,混合著各種飲料、人、動物的體味,難以忍受。

大聲閒聊家常一邊嗑著瓜子的聲音、外放音樂看短視頻的聲音、打電話談生意的聲音,全部混在一起,嘈雜刺耳。

吵得秦詩雨無法休息。

她緊皺著眉頭,閉上眼睛試圖在這片混亂中尋找到一絲寧靜。

但是,周圍的嘈雜聲彷彿海浪一般,一浪高過一浪,讓她感到無比的煩躁和不安。

“丫頭,彆睡了,來跟媽聊聊天啊?”

秦詩雨緩緩睜開眼睛,看到鄧琴諂媚的笑堆在臉上。

“我隻是想休息一下。”

“怎麼,不開心啊?”

鄧琴用身子撞了撞詩雨,“媽媽年紀也大了,以後就我們母女倆相依為命,你也不要怪我,以後你要是想回來看你爸和你弟,都有機會。”

.......秦詩雨並不接話,繼續閉上眼睛脖子往裡縮了縮。

鄧琴覺得冇意思,便不去招惹她了。

大巴繼續搖搖晃晃的在高速上行駛著,不知過了多久,秦詩雨睜開眼,轉頭看向車窗外。

這座繁華的大城市,車流如織,行人匆匆。

像是一個巨大的舞台,上演著無數人的夢想和追求,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。

*那天晚上,那個壓抑的氣氛,在這個家不是第一次。

想當初,秦萬裡和鄧琴也算是高中時期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。

那時,秦萬裡是農村裡的,家境很一般,但帥氣的長相曾一度受到班級女生的瘋狂追求。

而鄧琴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家,也是班裡數一數二的才女。

兩個人在一起的事情也算是轟動一時。

但高考失利,鄧琴名落孫山。

秦萬裡辛苦陪著複讀了一年,最終還是冇能考上大學,雙雙落榜。

在當時的年代,考大學是所有人的夢想,能夠考上的必定是鳳毛麟角。

彆說複讀1年,複讀3年,甚至5年的大有人在。

複讀雖然辛苦,但是隻要考上,換來的或許便是一輩子的榮華。

鄧琴家裡也算殷實,複讀一年冇考上之後便也打消了複讀的念頭。

也正是因為碰上秦萬裡,癡心想著不如兩個人都留在楠嶺,在一起過過小日子。

鄧琴父親百般的不情願,生怕秦萬裡一個農民出身,今後會苦了女兒,期間硬是強逼倆人斷了聯絡。

又給介紹了數不清的男孩子,說起來都是門當戶對的,有鎮長的兒子,有親戚介紹的知根知底的,還有媒婆介紹的當過兵立過功的小夥子。

可鄧琴愣是死了心眼,一個都看不上,把老父親氣的不行,還揹著他私下裡偷偷地和秦萬裡兩人寫信聯絡,藕斷絲連。

最終,鄧琴父親禁不起女兒的軟磨硬泡,無奈妥協了。

倆人還在老丈人的支援下辦了婚禮,又拿著壓箱底的錢在學校附近盤了一個鋪麵,開起了一家中式餐館。

秦萬裡也算老實肯乾,不出半年也學會了切菜燒菜,一流程全部自己可以包辦,日子也算過起來了。

不到一年時間,便有了秦詩雨,秦萬裡發誓要照顧鄧琴和女兒一輩子。

但是熱情總會消散,當時在一起的激情被柴米油鹽、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逐漸給磨平了。

再加上後來生了秦子路,兩個人的擔子是越來越重。

看到自己曾經的同學有的當上了教導主任,有的做了院長。

鄧琴時時責怪是秦萬裡拖了自己的後腿:“當時哪一個比我好?

全都排在我後頭的人,如今一個一個都上來了,這同學會顯擺的,生怕彆人不知道自己過的有多好。”

“當時是你說要投資這個,投資那個,結果冇一個成功的,幾十年還困在這個小餐館裡。”

每次聽到這些,秦萬裡都默不作聲。

曾經那個笑靨如花,意氣風發的女生,如今隻變成了怨天尤人,每天隻想打麻將、計較這計較那的潑婦。

***乘客請注意,福明市汽車站到了,請所有人收拾行李下車大巴播放的提示語音,打斷了秦詩雨的思緒。

母女倆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,來到了新的住所。

在鬨市中的,一片城中村。

在福明市這樣繁華的大都市,城中村的存在與周邊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的對比,彷彿是兩個世界。

西周,鋼筋水泥,玻璃幕牆,燈光璀璨。

城中村內部,擁擠不堪,狹窄而曲折的街道,兩旁的房屋密密麻麻,中間的縫隙連陽光似乎都透不進來。

這些房屋多數是低矮的樓房,有些甚至是簡陋的棚屋,有的還保留著上世紀**十年代的模樣。

為了多收些房租,黑心房東大都違建加高。

紅紅綠綠的磚塊七倒八歪的拚在一起,毫無美感。

這是給外來打工人棲息的場所。

這裡還會有1塊的菜煎餅,3塊的餛飩和8塊錢就能買到的大份帶肉木桶飯。

這樣的物價,或許也是唯一能夠讓打工人有所喘息的地方。

秦詩雨皺了皺眉,拎起行李爬上了5樓,走進了自己的新家。

50平的房子。

兩室一廳一衛。

“這是你的房間,朝南的,你應該喜歡。